[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年 37卷 03期
刊出日期 2015-05-25

研究论文
研究论文
233 尹志坚, 彭华
大理苍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通过对苍山种子植物164科,852属,2503种,45亚种,194变种在各个层次不同角度上的分析,探讨了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地位、起源及演化。区系分析表明:大理苍山种子植物区系在我国区系区划上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横断山脉地区,三江峡谷亚地区;其区系具有鲜明的温带性质;现代苍山植物区系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古地中海退却和喜马拉雅隆升等地质事件背景下,由古地中海成分、北极—第三纪成分及古南大陆成分融汇发展而来;苍山的特有现象较为显著,新老皆备,且以新特有成分为主,它既是古特有成分的避难所,也是新特有成分发展的温床;苍山在植物分布上是呼应东、西、南、北的纽带,同时又是很多成分分布的边界,是重要的区系节。

2015 Vol. 37 (03): 233-245 [摘要] ( 1578 ) [HTML 1KB] [ PDF 2620KB] ( 2252 )
246 李剑武, 叶德平, 刘景欣, 谭运洪, 殷建涛
中国兰科植物新资料

报道了中国兰科2个新记录属及5个新记录种:固唇兰属 (Plocoglottis)、栖林兰属 (Drymoda)、滇南固唇兰 (Plocoglottis bokorensis)、栖林兰 (Drymoda siamensis)、泰国牛角兰 (Ceratostylis siamensis)、景洪白蝶兰 (Pecteilis hawkesiana)、三脉贝母兰 (Coelogyne trinervis)、浮萍毛兰 (Eria spirodela)。对2个属及5个种进行了特征描述,并对比了近似种。

2015 Vol. 37 (03): 246-252 [摘要] ( 1751 ) [HTML 1KB] [ PDF 4564KB] ( 1604 )
253 汤彦承, 王锦秀
释植物学名中 “Tangut” 一词

Tangut一词是指我国隋唐时期在西陲众多的羌族部落支系中的一支,称党项羌。到北宋时,党项族逐渐强大,建立西夏王国,自称大夏。本文分析了以Tangut为种加词语干的40余个种的学名,以它们的主模式、后选模式或合模式的分布区为依据并吸取前人的研究结果,划出唐古特区系的范围。本区系的范围,北方以甘肃祁连山南坡为界,最北起自镜铁山,向南一直延至甘肃洮河流域,南方以青海布尔汗布达山和阿尼玛卿山 (积石山) 为界,西起柴达木盆地东缘 (不包括柴达木盆地),东边从洮河向西延伸至四川东北部一小部分,大致为松潘、理县以北地区。我们深知一个植物区系的界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在这里仅以一些分类群的采集地区为依据是不充分的。但又考虑到本区系包括的范围不大,而收集到分类群达40个之多,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做是从历史的角度划分植物区范围的探索性尝试。

2015 Vol. 37 (03): 253-266 [摘要] ( 1035 ) [HTML 1KB] [ PDF 979KB] ( 1599 )
267 侯学良
中国红树植物柱果木榄 (红树科) 考证

1927年Merrill首次报道海南产柱果木榄。通过对Merrill引证的标本进行研究,发现所谓的柱果木榄是Merrill的错误鉴定,确认该标本是海莲。中国不产柱果木榄,先前有关该种的研究结果需要更正。

2015 Vol. 37 (03): 267-270 [摘要] ( 1403 ) [HTML 1KB] [ PDF 3953KB] ( 1589 )
271 周喜乐, 严岳鸿
两种蕨类植物孢子囊柄的结构观察

孢子囊柄是蕨类植物孢子囊与叶片的连接结构,但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并不完全清楚。本文作者在观察维明鳞毛蕨 (Dryopteris zhuweimingii) 和东方荚果蕨 (Pentarhizidium orientale) 孢子囊柄的结构时发现:(1) 两者的孢子囊柄都由3列细胞组成;(2) 两者孢子囊柄的细胞壁可明显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次生细胞壁的S1层,呈螺旋状紧密排列,紧贴外壁但容易分离;外层为初生细胞壁。这一结构对支持和保护孢子囊具有重要意义。

2015 Vol. 37 (03): 271-274 [摘要] ( 2156 ) [HTML 1KB] [ PDF 4733KB] ( 1671 )
275 王文采, 刘冰
裂瓣人字果,云南毛茛科一新种

描述了自云南东南部发现的毛茛科人字果属一新种,裂瓣人字果,并给出其与近缘种麻栗坡人字果的形态区别特征。

2015 Vol. 37 (03): 275-277 [摘要] ( 1509 ) [HTML 1KB] [ PDF 3922KB] ( 1367 )
278 刘成, 秦少发, 胡枭剑
弥勒苣苔种子的休眠萌发特性

弥勒苣苔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一度被认为灭绝后又被重新发现,引起了学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种子库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物种开展种子保存需要较为深入的了解其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但对于弥勒苣苔,现有资料十分有限,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弥勒苣苔种子的休眠状态及萌发习性。在对其种子进行X光透视后,发现其种子的胚发育完全,且基本充满整个种子,因此认为该种子不具有形态休眠。在多个变温及恒温条件下对新鲜种子进行萌发测试,发现在较高温度 (高于20℃) 下萌发率很高且萌发迅速,赤霉素及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在较低温度下 (低于20℃) 的萌发率,因此可以判定其种子存在浅的生理休眠。种子在恒温下的萌发率比相应的变温下萌发率要高,可能是其对所处荫蔽环境的一种适应。硝酸钾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野外环境下,硝酸钾有对生境空窗及较少竞争的指示作用。

2015 Vol. 37 (03): 278-282 [摘要] ( 1156 ) [HTML 1KB] [ PDF 807KB] ( 1431 )
283 黄伟, 胡虹
生长温度对烟草叶片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

高等植物的光合机构在环境胁迫条件下非常容易产生光抑制,环式电子传递在光合机构的光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生长温度对环式电子传递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测定了在24/18℃和32/26℃条件下生长40天的烟草 (K326) 叶片的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和P700氧化还原态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烟草叶片在两种生长温度下的的光合能力、光化学淬灭、非光化学淬灭和通过光系统II的电子传递速率 (ETR II) 均没有差异。但是,在强光条件下,生长在24/18℃的叶片比生长在32/26℃的具有更高的通过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速率 (ETR I) 和ETR I/ETR II比值。短时间的强光处理后,生长在24/18℃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额 (Fv/Fm),表明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上调有助于缓解生长在24/18℃的叶片光系统II受到的光损伤。综上所述,环式电子传递活性的增强是植物适应较低生长温度的重要策略。

2015 Vol. 37 (03): 283-292 [摘要] ( 1003 ) [HTML 1KB] [ PDF 1655KB] ( 1121 )
293 薛鹏, 文彬
脱水速率对非洲柚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

通过脱水速率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非洲柚种子脱水耐性影响的研究,其结果表明:花后130d,190d,245d和275d的非洲柚种子在慢速脱水的条件下具有比快速脱水更强的脱水耐性,而且差异显著 (P < 005)。但对于花后155d和220d的非洲柚种子,快速脱水和慢速脱水条件下脱水耐性差别变小,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脱水速率对非洲柚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与种子的发育阶段有关。这样的结果与前人以正常性大豆种子和玉米胚为材料得到的结果相类似。研究认为,脱水速率对中间型非洲柚种子脱水耐性的影响,可能主要在于慢速脱水能够诱导某些与脱水耐性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和积累。慢速脱水诱导脱水耐性必需以种子具有相应的遗传基础为前提,而且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2015 Vol. 37 (03): 293-300 [摘要] ( 1063 ) [HTML 1KB] [ PDF 1368KB] ( 1503 )
301 王弯, 杨文利, 窦平, 赵冉冉, 张钢民
基于三种叶绿体基因序列的证据分析阴石粉背蕨和金粉背蕨的关系

选择阴石粉背蕨 (Aleuritopteris humatifolia) 和金粉背蕨 (Achrysophylla) 及其相关类群共27种植物,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扩增其叶绿体rbcL,trnLF和matK序列,所得序列利用 ClustalX 软件进行对位排列,用 MEGA60软件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并采用最大简约法 (MP) 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阴石粉背蕨1个样品和金粉背蕨2个样品的rbcL,trnLF和matK序列间差异很小,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其它近缘种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结合两个种叶片形态、孢子、囊群盖和根状茎鳞片等形态学特征的对比研究,作者认为阴石粉背蕨应该作为金粉背蕨的异名处理。

2015 Vol. 37 (03): 301-308 [摘要] ( 1061 ) [HTML 1KB] [ PDF 2597KB] ( 1441 )
309 苏文华, 施展, 杨波, 杨建军, 赵冠华, 周睿
滇石栎沿纬度梯度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

对滇石栎分布区的南部边缘到北部边缘的8个种群进行取样,分析叶片的比叶重、叶密度、低温敏感度和Fv/Fm 4个功能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主要探讨叶片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化程度,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对功能性状变异的相对贡献,以及种群叶片功能性状变化与生境纬度和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个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60%、177%、211%和401%。种内的变异源来自种群、个体和叶片间的差异,其中种群间和叶片间的差异贡献最大。生境气温与比叶重和Fv/Fm分别有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与叶密度和低温敏感度分别呈开口向下和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变化。在4个性状的主成份分析显示,没有一个种群更靠近第1和第2主成份的原点,分布区边缘种群位于第一轴的两侧。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在分布区内为适应环境变化叶片功能性状产生变化,没有一个种群可代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功能性状数量特征。在研究植物种功能性状的平均值或进行功能性状的种间比较时,种内变异不能被忽视。

2015 Vol. 37 (03): 309-317 [摘要] ( 1048 ) [HTML 1KB] [ PDF 1542KB] ( 1707 )
318 刘德团1, 李婉莎2, 和玉龙3, 陈智发1, 黄华1, 高富1, 许琨1, 吴之坤1
玉龙雪山种子植物资源评价

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地处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基于植物数据库和种子植物名录并结合野外采集的植物标本资料,我们得出玉龙雪山地区有超过2815种的种子植物,其中96种为濒危物种的结论。同时完善和补充了丽江高山植物园种子植物名录,并基于植物的用途和特性分析和评价了资源植物;讨论了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2015 Vol. 37 (03): 318-326 [摘要] ( 1794 ) [HTML 1KB] [ PDF 1115KB] ( 1880 )
327 赵明旭, 许建初, Khin Myo Myo, Ridwan Nurdiana Dian, Paudel Ekananda
西双版纳布龙自然保护区勐宋片区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特征

利用地面观测和单绳上树法初次对布龙自然保护区勐宋片区开展的附生维管植物调查表明:1) 在6个样地77株宿主上 (共调查96株乔木,占地约02ha),共有1756株、丛个体,隶属14科47属103种;相比世界其他区域,物种丰富度处于旧世界热带水平区间,高于温带,但明显低于新世界热带水平;2) 兰科植物为最丰富的类群 (60%),其次为蕨类植物 (24%),其他类群占16%; 3) 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距地面10~15m的中等高度带为物种最丰富的区间,约有51%的物种;0~5m高度带为个体数量最多的区间,共有约24%个体,揭示了除中等高度带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附生生境;4) 常见的绞杀型榕属植物未见,而半附生植物密脉鹅掌柴 (Schefflera elliptica) 和多蕊木 (Tupidanthus calyptratus) 数量较多。

2015 Vol. 37 (03): 327-338 [摘要] ( 1430 ) [HTML 1KB] [ PDF 2243KB] ( 1471 )
339 顾伯健, 朱华
云南绿汁江下游河谷季雨林群落学研究

基于1ha样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云南绿汁江下游河谷两岸的季雨林植被。结果显示:该群落高15~20m,乔木层分为明显的两层,由落叶的厚皮树和常绿的灰毛浆果楝等树种组成;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植物116种,其中乔木层树种36种,灌木14种,草本43种,藤本21种,附生植物2种;综合1ha样地计算所得乔木层树种ShannonWienner指数为22824,Simpson指数为08321;样地中共记录到胸径≥1cm的树木1764株,且以中、小径级占优势;该群落主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并且以单叶、纸质、全缘和非尾尖的植物种类和小叶植物为主;群落的种——面积曲线在取样面积为2000m2时趋于平缓,建议将2000m2作为其最小取样面积。根据乔木第一层与第二层的优势种,将该群落初步定为厚皮树——灰毛浆果楝林。

2015 Vol. 37 (03): 339-348 [摘要] ( 1174 ) [HTML 1KB] [ PDF 2954KB] ( 1335 )
349 景鹏飞, 武坤毅, 龚晔, 韩立敏, 崔浪军
药用植物细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

细辛 (Asarum) 属植物多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源植物。利用3种入药的细辛属植物在中国的126个地理分布记录, 结合6大类28项环境因子,应用最大熵模型 (Maxent) 和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93) 软件,定量地预测了细辛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适生等级。结果表明,3种细辛属药用植物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较为广泛,高适生区和适生区面积分别达到3125km2和276042km2,与降雨量相关的年降雨量、最干季降雨量和最暖季降雨量是影响细辛属药用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的预测结果可为细辛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栽培生产用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2015 Vol. 37 (03): 349-356 [摘要] ( 1324 ) [HTML 1KB] [ PDF 4446KB] ( 1617 )
357 张长芹, 黄承玲, 黄家勇, 王灵军, 张敬丽, 孙卫邦, 马永鹏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种质资源的调查

以贵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该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具体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共有6个亚属、4个组、11个亚组的33种杜鹃花属植物 (包括亚种和变种)。这些种类分布于海拔1300~1800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集中连片分布,个别种类呈现不均匀分布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33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最后,针对目前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种类的种群结构老化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2015 Vol. 37 (03): 357-364 [摘要] ( 1369 ) [HTML 1KB] [ PDF 822KB] ( 1601 )